裁判一直是中国足球的热点和焦点。近几年,“黑哨”一直在困扰着中国足坛。一方面,它极大损害着中国裁判的形象,使人们对中国球场的廉政建设产生疑问,另一方面它又深深影响着裁判的执法,使裁判在场上压力骤增。今年,面临着本世纪头一年甲A联赛,我们的裁判用什么样的精神面貌,拒腐防变、从严执法呢?我们不妨听一听裁判的声音(根据中国足协有规定:采访裁判必须经过中国足协裁委会的同意,因此,这些裁判要求一律对姓名保密,请读者理解)。
日前,广州某专业足球报纸刊登一篇该报记者写的文章,揭露中国足球黑哨内幕。记者采访了几位裁判,他们对这篇文章均不约而同地表示了反感。北京某著名裁判对记者说,这篇文章发表的很不负责任,假如中国裁判真这么黑,那么该文章的作者应该赶紧向司法机关举报,根据刑法有关规定,裁判作为国家工作人员,收钱按受贿罪论处,如果裁判是社会上的人员,则以商业受贿罪论处。如果真像这位记者所说的那样,这些裁判早该抓起来了,记者为何不去举报,却在报上“确有其事”地发文,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另一方面,它又在引导裁判违法犯罪——你看看,他们这么黑都没事,你们赶紧去捞吧!我不否认,裁判队伍中确有害群之马,有个别黑哨存在并不为怪,但这绝不代表裁判主流。要知道,裁判拿钱并不是那么容易,且不是说那么多人盯着你(巡边员、裁判监督、比赛监督等),就是从裁判本身的素质良心上看,相当多的裁判还是讲良心的。
上海某著名裁判对记者说,这几年,随着黑哨的泛起,执法环境越来越差,中国足协也很紧张。一到关键场次就请老外,这样一来,我们的锻炼机会就少了。老外就真那么灵验,未必。去年甲A联赛最后两轮,请泰国裁判来执法,出的事也不少。沈鲁之战遭非议,渝沈之战居然晚开了七分钟,中国足协都无法向他取证。我希望今年在这个问题上不要重演,老外来了并不能保证公正,我们执法关键比赛也不是不行。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足协应将一些关键场次比赛交给我们。这种比赛更能锻炼人,这样,我们才有能力在世界大赛中执法。另外我们重申的是中国裁判有时在重大比赛执法时受到一些因素干扰,但我们要说明的是这并非是钱的干扰,而是一些人为因素——如官哨等。因此,净化球场气氛还要应从多方面下手,首先要保证我们裁判公正地独立执法。
明年,在世界范围内将实行裁判职业化。中国裁判职业化也将被提上日程。现在,中国裁判全是业余的——大中小学教师、体委干部、个体户等,如果一旦都转成职业裁判,那将会怎么样?北京某裁判认为,实现职业化是大局所定,我很愿意走那一步。现在,我们被业余身份压着,难有大量时间学习进修,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实现职业化后,我们会更加珍惜自己的饭碗,更加注意自己的形象,毕竟那时我们是要靠哨来吃饭了,不能把饭碗吹掉。但是,如果实现职业化,僧多粥少的情况也会出现,竞争势必激烈。谁上谁不上,恐怕不完全在能力,其它因素也是在起作用,足协裁委员用谁不用谁就不好说了。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廉,要有本事,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也要公正。